国旗下讲话:阳光心态,健康人生

来源:德育处、心理健康咨询室  作者:樊金强  录入:吴健  发布时间:2023/5/29 9:29:06  浏览次数:3260

阳光心态,健康人生

大家早上好!初夏时节,在美好的五月,我们一起走过了劳动的五一,懂得了奉献的价值与意义;走过了青春的五四,明确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;走过了母亲节,知晓了感恩与回报。接下来,本周四我们又一起迎来5.25,我爱我自己的美好日子。525日,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,其核心内容是:关爱自我,了解自我,接纳自己,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,提高自身心理素质,进而爱别人,爱社会。

近十年来,心理健康这个词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各级文件和新闻中,被我们所熟知熟识。这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对于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视,另一方面,也反映了当下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心。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是抑郁,据2022年的最新数据统计,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,初中为三成,高中接近四成,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%50%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。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人际关系、家庭关系、学业压力和睡眠问题等。那么怎么做能够对我们产生一些帮助呢?

1、坦然面对,消除“病耻感”。

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,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,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,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,因而不必大惊小怪、怨天忧人,更不要讳疾忌医。同样,我们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些需要帮助的同学,因为说不定哪天需要帮助的就是我们自己或者是跟我们有关系的人。

2、不要急于对号入座、自我诊断”。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,成因往往也很复杂,切忌盲目从一些书本上断章取义,或者道听途说,急于“对号入座”,认定自己患了什么病。弄清问题当然是必要的,但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还是发展性的居多,很多都是“成长中的烦恼”,实在不必着急给自己或他人贴标签

3、转移注意。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,就是越注意它,它似乎就越严重。所以,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,不可过分关注,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、生活、工作的方方面面。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全力投入是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。

4学会悦纳自己。俗话说世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”, 所以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。我们会经历考试成绩的起伏变化,也会经历同学交往中的误会分歧。当你做错-道试题,考试不理想时,与其自我否定,我好笨啊!不如肯定自己,今天我又找到了一个.进步的突破口。悦纳自我,就是在善于发掘自身的优点,为自己的闪光点喝彩的同时,也接纳自我的不完美,承认自己的不足,为自己的成长提供空间。

5善用积极暗示。积极自我暗示的实质是自觉诱发积极的良好心理状态。比如早上起床后,我们可以面向镜子笑着对自己说:美好的一天开始了, 今天我会取得新的进步...积极的自我暗示需要使用肯定句,避免否定和消极的词语,暗示的内容要可信并且是我们自己希望的,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积极的情绪,让我们的生活更愉悦。

6学会聚焦兴趣。很多时候,我们焦虑的本源其实是生活的焦点太多,自己没有找到一个点沉下心来去做。当我们持续专注于自己所爱的事,全身心地投入某件事,达到忘我的程度,会获得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愉悦的感受。

7学会适时求助。求助,不是弱者的表现,也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,而是因为你希望改变。学会与亲近的朋友倾诉,向信任的师长寻求支持,来学校心育中心与心理老师沟通,这些,本身就是种强大的能力。当然,不要忘记陶老师工作站的热线电话9611157696111,同学们也可以推荐自己的父母拨打电话,获取建议和各种支持。

透过阳光看世界,你是温暖的,这个世界也是温暖的。接纳自己的不完美,专注自己热爱的事,用心去感受、去记录生活给予你的微小而确实的幸福。当我们逐一将这些小确幸拾起的时候,也就找到了最简单的快乐。

希望我们都能以积极阳光的心态,成为最理想的自己!